你怨恨过父母吗?
● 回答是:我这都是为了你好,你就不能懂点事?
在东方文化圈,通常会格外强调作为孩子,要孝顺父母,要听话、要懂事,父母不易,作为子女要懂感恩。
一句“为了你好”就要变成“乖”小孩,内心压抑的痛苦越多,对父母的埋怨也越多。成为家人本是一件幸运至极的事情,然而,亲子关系中那些“难以调和”的矛盾,确是中式家庭里最普遍,最严峻问题。
但是,你品,你细品。
其实不只是亲子关系,比如同事关系、同学关系、师生关系、朋友关系、伴侣关系,哪个不是或多或少有点不顺心、不满意的情绪。所以说,想要拥有真正好的滋养的关系,都得好好缕缕关系中剪不断、理还乱的有关“恨”的部分,给“恨”一个可以被大白天下的机会。
情绪是一种能量,构成了我们活着的本身,正是因为情绪的流动,生命才变得鲜活。作为有情之人,舒服与否,关键看往哪引、怎么引?
没有哪个情绪是多余的,每一种情绪都值得我们好好对待,哪怕有的听上去不那么喜欢,被贴上不好的标签。比如恐,如果运用得当,会帮助你接触现实、逃离危险。当它告诉你:差不多了、别爬了、很高了,再爬有危险了。你腿都哆嗦了,还不信这个邪,非要爬,拧巴着自己的身体提示,后面可能就会吃亏。
言归正传,既然亲子关系中逃脱不了恨,那我们就看看怎么样能够把这当中的“恨”说说清楚。
我们常说:爱和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,爱是跟满足、温暖、支持有关的正性体验,恨正好相反,是跟挫败、不被满足、冷酷有关的负性体验。爱也好恨也罢,不是眼前的这个人多么面目可憎,多么不堪,而是在有期待的关系里,产生的跟满足或不满足相关的一些情绪体验。当我们了解到这部分的时候,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对“恨”有了一些松动呢?
在小的时候,能力、资源各个方面都有限,不得不依附于父母,面对父母自身爱的能力和资源的有限,不得不面对挫败、失望的浓浓恨意,这是情有可原的。在成年后,通过个人的努力,有了自己的事业、自己圈子、自己的家庭和自食其力、自我负责的能力。基于这样的基础之上,与父母的关系中,更重要的是借由“恨”的情绪,慢慢地捯饬,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未被察觉的一些儿时的期待和幻想。
克莱因客体关系学派在弗洛伊德生死本能基础上,加上内在外在客体相互作用,形成了人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。中国有句老话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有的人会说“你先别急着结婚,先看看你选择的对象家里是什么样的情况,看看他父母相处的模式,也就大概知道你未来生活的可能性”也是一样的意思。
母婴关系是一切关系最早的原型,母婴关系的品质极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未来可能的关系品质。那么母婴关系同对父母的不满有着怎样的联系。
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,环境、温度、亮度、噪音、获取养分等等跟在子宫里没法比,很不适应,这个时候婴儿的死本能就会附着上来。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是一个精力充沛,满脑子都是婴儿的状态,那这个婴儿就很有福了。
当小婴儿饿了一哭,妈妈会用温暖的臂弯拥抱,把乳头送到嘴里合适的位置,让小婴儿以舒服的方式吮吸,温柔宁静地注视,小婴儿也边吃边打量妈妈。吃饱喝足,妈妈温柔地和小婴儿说话,这个时候,虽然听不懂妈妈说的是什么,但是妈妈的内心跟小婴儿是有回应和互动的,这就为婴儿在生命最早期建立好的客体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一路的成长,要经历很多的挫折和失望,当然这里指的是可承受范围内,在这个基础上,基于早期好的客体,在面对乳房没有及时出现带来的迫害恐惧时,因为之前每当这些难以名状的痛苦感觉出现,都会有好的、满足的乳房抚平这些糟糕的感觉,从而使得这种恐惧变得可以耐受。
所以爱与恨其实跟关系里双方期待的满足或者不满足有关,满足会带来温暖的、被爱的和爱的体验,不满足带来挫败的、不被爱和恨的感觉。好的客体是非常重要的,在面对挫败的时候,它能让焦虑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,就会更有力量接触现实。
● 为什么不喜欢不苟言笑的父亲,自己长大后却成为了一个不苟言笑的父亲?
我们在说亲密度的时候说到过,当你在自己身上看到的影子,或者说话、做事的方式越来越像伴侣,就说明你们之间亲密度越来越高,用在孩子跟父母之间也是一样的。小孩子是需要依赖于父母存活下来的,生活的各个方面,向父母认同是对父母依恋的最初形式。孩子的耳濡目染是在同父母的朝夕相处中不断认同、内化出来的,所以有句话说“自我是客体最后的沉淀”。
相信那些从小被父母伤害过的孩子,都想过“等我有了孩子,一定不会这样对待他”。但事实上,那些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,在成为父母之后也很难天生就会爱孩子。父母的一些言语和行为模式,很可能是在他们小的时候就习得的。以为那就是爱,但实际上,可能无意中造成对孩子的伤害。
我们或许都对父母抱有过很多的期待,希望他们更爱自己、更懂自己、更支持自己。可是,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。曾奇峰老师说:“60分的妈妈,就是足够好的妈妈。”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,有好的一部分,也会有坏的一部分。父母也是人,也会有自己的局限。不管是知识、认知,还是生活环境,这些导致了他们不可能全然满足我们的需求,那么这个中间就可能会有隐藏的创伤。
如果已经成年、独立地面对生活,在跟父母相处的过程中,觉得很容易产生摩擦,感觉到这些情绪非常强烈,很难去消化的时候,可以先拉开距离,让彼此有一个空间。然后去看一看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,激起的内在强烈情绪。有了思考的空间后,再看一看这些情绪背后的有着怎样对父母的期待。我希望他们应该怎样回应我,还是自己在生活中有一些需要可能没有被父母看到。然后再去看看,我们能为自己去做一些什么。
我们是两代人,那么不同的两代人。
只要有关系就会有不满意存在,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既能在对父母失望的情绪背后,感受到父母自身的局限性,也能在这当中感受到爱和支持。他们可能能力有限,可能受他们自己成长环境的局限,在面对子女的时候,爱的能力、应对的方式,呈现的方式可能不是孩子希望和期待看到的。
适度的恨,可以维护彼此的边界,避免过度融合带来被吞噬。如果你觉得自己可能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些部分的话,把这些愤怒暂时放到父母身上也可以。但是要看到,真正要面对和解决这些部分的其实是你自己。那么现在没有能力也没关系,躺平也没有关系,放在父母身上也没有关系。暂时承认这些部分,当你哪一天有能力、有资源的时候,然后重新来过,看看能为自己做些什么的时候,我想那个时候面对自己和面对父母感觉是不太一样的。
表达恨不是最重要的,真正重要的是借助恨的情绪更好理解真正焦虑的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会以恨的方式呈现?当这些借由恨的情绪表达出的需求最终得到理解和释怀,就会转化成心理成长的养料。
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恨父母。但如果只是为了“恨”,将所有不幸的责任统统都归结于原生家庭,反而会让自己更不幸,始终停滞在原生家庭的创伤里。
看见与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以及心里的“恨”,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和父母,从而用一种新的眼光看待这段亲子关系。
大胆谈恨,妥妥的。
作者:董巧莉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有弥联合心理签约咨询师。
————— ☆ 阅 读 推 荐 ☆ —————